就去小说 - 历史军事 - 天下枭雄在线阅读 - 第二十章 货币之源

第二十章 货币之源

        在工部官员的带领下,杨元庆沿一条山脉走了约十里,这是一座布满了星星点点银灰色和土黄色的山脉,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裸露在岩石外的铜矿石和银矿石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左边是一条河流,叫做祖厉川水,直接注入黄河,河宽数丈,由于这里已是下游,河水颇深,可以行千石大船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马鞭一指河流,问县尉张放农道:“这条河离黄河还有多远?可能行船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禀殿下,这里离黄河还有二十里,出了这条山谷,再向前走几里便是凉川县,县城紧靠黄河,这里河就从县城旁边注入黄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张放农拾起一块石头仔细看了看,递给杨元庆笑道:“我们小时候就喜欢乘船来这里‘拾金子’,其实就是捡铜块,殿下,这就是一块天然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接过铜块,只觉入手沉甸甸的,呈黄红色,果然是一块天然铜,他点点头又问道:“这样的天然铜可多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前河滩上遍地都是,但拣的人多了,也就越来越少,不过山上还有,估计这块铜就是从山上滚落下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抬头向山顶望去,心中暗暗忖道,这座巨大的山脉至少要采上千年,完全能满足大隋铸币需要,他心中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他们来到了一座用石块和树枝搭建的棚子前,二十几名冶炼匠人正在忙碌,他们是从灵武郡随军过来。他们的任务是冶炼矿石,查看这里矿石的含铜量和含银量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翻身下马,走近棚子,棚子前站着几名工部官员,为首之人正是工部侍郎李春,李春主要擅长于建筑,但既然担任了工部侍郎。寻矿冶炼也在他的管辖范围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春连忙带领几名官员上前躬身施礼,“参见楚王殿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各位幸苦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笑了笑,走进棚子。见工匠们砌了三座炉子冶炼矿石,便笑问道:“可有炼成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春连忙掀开旁边一幅油布,只见油布下码放着十几块银锭和铜锭。杨元庆随手拾起一块银锭,约三十斤,只是一块粗银锭,还需要继续精炼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春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道:“这一带矿石的品相相当高,冶炼匠都说罕见,这里的铜矿品相还要超过红铁山,难怪叫做龙宝山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种由衷的喜悦之情也从杨元庆心中升起,他仿佛看见了一船船的银锭和铜锭运至太原,货币开始丰富起来。天下资源都源源不断流向隋朝,国力愈加强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座龙宝山脉或许就是大隋走向强盛的转折点,他很清楚,拥有货币这个最大的资本,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喜悦之火已在他眼中点燃。还他还是克制住了激动,对众官员道:“还是要多做试验,尽量在各处选矿冶炼,确定这里是真正的富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殿下请放心,此事下官一定会妥善处理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点点头,又回头对裴行俨道:“留两千士兵和一千降军给李侍郎指挥。尽快在山下修建码头,我希望十天之内,码头修建完成,届时灵武郡的船队就会到来,可以装载第一批矿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卑职一定会办好,只是矿工还没有着落,第一次可以由士兵装船,但以后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一个大问题,杨元庆沉片刻便令道:“去凉川县!”

        五百亲兵护卫着杨元庆风驰电掣般地向十几里外凉川县奔去,凉川县是整个会宁郡唯一的县城,也是会宁郡郡治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紧靠黄河,是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,成为古丝绸之北线重镇之一,素有‘秦陇枢机’之称,被誉为‘陇上名邑’。

        会宁县城本身并不大,约二千余户人家,除了西部十几条较短的山脉外,沿黄河边都是灌溉农业区,但由于沙化较严重,土质并不好,比起北方的灵武郡和五原郡,实在差得太远,

        由于农业不发达,使会宁县的民众都普遍贫苦,只有一些商人日子过得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率亲兵一阵狂风般地冲进县城,县城破旧低矮,道夯得不实,骑兵奔过,漫天尘土飞扬。

        县城内最好的建筑便是郡衙和县衙,两座衙门挨在一起,此时衙门前的唐朝红白旗已经降下,换上了大隋的赤旗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的战马在郡衙前停下,随即吩咐县尉张放农,“去把县令和县丞一起叫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放农飞奔而去,这时,会宁郡太守也闻讯出来了,会宁郡太守姓许,叫许志远,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,倒认识杨元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原是关北六郡之一的雕阴郡太守,大业九年因被迫和杨元庆签署了关北六郡联合防御条约,使关北六郡被丰州吞并,当时杨广震怒,很多关北六郡的官员都被调离,这个许志远也贬为会宁郡丞,去年被唐朝升为太守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志远认出了杨元庆,吓得他慌忙上前躬身施礼,“卑职会宁太守许志远参见楚王殿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也认出了他,忍不住笑了起来,“原来是你,许太守,别来无恙啊!“

        许志远苦笑一声,“殿下,我们有四五年没见,殿下雄姿依旧,风采不减当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呵呵笑了起来,“你也不错,越来越年轻,今天有事情和你们开会,把长史和司马都找来,马上县令他们也会过来,我有重要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卑职明白,殿下请随我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许志远将杨元庆请进郡衙议事堂,长史和司马一起来见过杨元庆,不多时县令县丞也赶到了郡衙。

        会宁郡人口不多,但官员却一个不少,颇有一点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的感觉,不过比起河东大郡,这里的官员明显寒酸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河东倡导节俭,官员们刻意穿上细麻布做成的官服,但脸上都红光满面,个个白白胖胖,但会宁郡的官员却是不得不穿上麻质官袍,大多气色不好,脸庞黑暗,都显得很干瘦,就像风沙太大,逐渐失去水份的荒漠干尸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几名地方官员济济一堂,一个个表情颇为紧张,毕竟是大隋之主和他们这些底层小官开会,而且他们还是唐官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坐在主位上,他感觉到了众人的紧张,便摆摆手笑道:“大家自然一点,你们已经在会宁郡为官了,我还能把你们贬到哪里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已经在最差的地方为官,应该没有什么害怕了,这个冷笑话让众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苦笑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又对许志远道:“许太守先说一说郡里的人口和粮食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志远站起身道:“我先向殿下汇报,会宁郡目前共有人口五千户,约三万人,大多住在黄河边,这里土地贫瘠,产量不高,粮食产量也只能是勉强够糊口,不过本县地理位置比较重要,河西和西域商人往来络绎不绝,县里很多人都是靠商业为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才三万余人,杨元庆沉片刻问道:“有多少青壮?我是指十六岁以上,五十岁以下的男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长史起身施礼道: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,两个月前卑职刚刚统计过,青壮大约有九千五百余人左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人数令杨元庆微微有些失望,他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在座官员,“我已决定全力开掘龙宝山脉的铜矿和银矿,但矿工不足,所以我打算在会宁郡招募矿工,大家看一看,最多可以招募到多少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官员们面面相觑,原来是要招募矿工,这种苦力活可不是那么容易招募到人,大家心里都有数,只是谁也不吭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见众人都面露难色,谁也不肯说话,便笑道:“大家尽管畅所欲言,说说难处在哪里?不要有任何顾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县令韩晋站起身拱手道:“殿下,卑职说两句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韩县令尽管说,不要有顾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瞒殿下,我们顾虑倒没有,只是事情有点难办,主要和这里的民风有关,会宁郡有三怪,一是瓜果当做粮食卖,说这里的瓜果产量大,而粮食产量少,第二是乘船比骑马走得快,这主要是坐船便利,骑马还要去租赁马匹,费用很贵,如果是远处串户,大家都愿意乘船。第三怪就是男人管家,女人在外,意就是着会宁郡的男人都比较念家,喜欢守着乡土,不肯出远门,其实换一种说法,就是这里的男人懒,喜欢依靠女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韩县令说了一大通,杨元庆却没有听懂他的意,“韩县令这话是什么意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韩县令苦笑一声道:“卑职的意就是说,不容易招募到矿工,其实关键看殿下开什么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沉吟一下道:“我需要两万矿工,其中一万人我可以用战俘,而另外一万人就要从当地招募,所以我打算高价招募一万青壮为矿工,至于工钱,和红铁矿一样,招募的矿工每人每月七斗米,钱十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元庆说完,太守许志远先笑了起来,“如果殿下肯开这个价,那我保证不仅会宁郡人会踊跃报名,而且平凉郡的人也会吸引前来,十吊钱在这里就是高工钱,给商人做伙计,每月也不过才五吊钱,还没有粮食,殿下开出的可是高价啊……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R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