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不如以逸待劳-《文娱大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现在最不想求的人就是李默,一个仗着义薄楼做事还不给李家面子的子弟而已,凭什么让他这个伯父上门软语相求?
    ........
    汝阳,县衙,
    李默并不知晓李家的盘算,此时,他正与王昌龄等人合计着什么。
    “先生,问出来了没有?”
    端起茶盏品了一小口,李默开口道。
    “那柯义之说这次的护送队伍可能会经过陇西郡,随行的队伍里有九品高手,再其他的事情一无所知。”
    王昌龄皱眉摇头。
    今日早些时候他去了一趟城外,后来就一直在审柯义和那位谋士,虽说这次义薄楼收获丰厚但那一万套精良战甲也是一块大肥肉。
    且不说银子根本买不到,就算买到至少也是百万两起步。
    白白丢了实在可惜。
    “他真的不知?”
    李默皱眉。
    “主公,他应该是真的不清楚!为了确保做事隐秘,就连柯义和吐蕃那边也是单线联系,次次换人,尤其是这趟.....他只管在汝阳接应,具体详细行程并不知晓,那边就是防止柯义会泄露机密。”
    王昌龄再道。
    本以为柯义和吐蕃那边的联系会很紧,结果恰恰相反。
    吐蕃反而将流程简化到了极致,这么虽然有漏洞但好处也是巨大,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全局。
    至于柯义说的是不是真话?
    王昌龄很是确定。
    刚开始那柯义嘴还很硬但身为八品后期高手,有数十种方法能让他说出实话。
    “这可如何是好?”
    李默摸了摸下巴。
    无论如何,这一万吐蕃的战甲和战刀他是吃定了。
    “主公,或许我们不如以逸待劳,待事情明朗再做决断。”
    一旁思忖片刻,王昌龄道。
    “以逸待劳?守株待兔?”
    闻言,李默渐渐的明白了王昌龄的想法。
    柯义是没有办法和上面取得联系,但只要不出问题,那批装备迟早回到汝阳。
    若是出了问题,肯定会在江湖上传得风风雨雨,到那个时候义薄楼就算出手抢夺也有目标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