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五章 认出-《战朱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诺克请霍惜好生吃了一顿,非要她帮着寻些带回国的好物,巴着霍惜不放。霍惜便在松江城里转悠,想为这些洋人寻些本朝的好货,正好也赚个差价。
    带着杨福每日在城里,码头溜达,只要有本地的船只在码头停靠,    霍惜便带着杨福走过去跟人商谈,    充当中人。
    洋人们除了每回都要购得大量本朝的瓷器,    丝绸,    茶叶回去之外,那药材,香炉香筒,酒杯酒盘茶盅等摆件也很是喜欢。
    还有各种成衣,丝织物,糖品果物,肉制品,水果,金银器,铜铁器,铁锅,各种器皿,纸张……
    连没见过的牲畜他们都喜欢。
    没见那骆驼日日被人围上好几圈看稀奇吗?洋人带来的珍禽异兽被本朝贵人争着抢。
    那把卫朝的珍稀飞鸟走兽运回去,爪哇,大食,古里,满剌加,苏门答腊,吕宋,倭国,这些国家的贵人难道不是一样争着抢?
    人嘛,都有猎奇心。贵人们钱多,更是喜欢。
    除了这些,还有喜欢把卫朝各种书籍带回去的,比如倭国。
    果然海禁一开,蛮人杂沓于州城。松江码头上日日都热热闹闹的,人声鼎沸。
    霍惜帮着诺克做成了好几笔生意,把他高兴地连路都不肯好好走,蹦哒着。
    霍惜两头收好处费,也赚了好些银钱。
    知诺克还想要些绫罗绸缎、松江棉之类的织物,霍惜便带着杨福准备再往松江附近的织坊寻一寻。
    松江,是本朝最大的棉布纺织地。全县遍布大小织纺。
    有私办也有官办。
    官办即官府出资并运营,统一收购,不许流入民间。多用于军中将士军服衣被,或是官途。
    但官办作坊不多,兀朝听说仅两家。但太祖建朝至今,多了好几家官办织纺。
    私办则数不胜数。
    霍惜和杨福走在松江城,京郊,及各处,路上随处可见来去匆匆的织娘,或十来岁云英未嫁的姑娘,或已梳成妇人头的娘子们。
    听说这些织娘一天能织一匹棉,一日工钱多的有上百文,一月下来,勤快的能给家中贴补好几两银子。
    怪不得松江百姓,所见面貌,衣着,要比别处看着殷实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