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包公三铁铡,悬赏五千万-《天下无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关小姐,喝了这么好的茶,有什么能为你做的?”
    其实,不用她开口,我也明白她的意思——她要真正的丹书铁券。
    包公三铡刀是“杀”,丹书铁券是“止杀”。
    华夏古代《止经》的超级精髓,就是“止杀”。
    据我所知,京城某位一品大员追求“以止杀之道治世”,对丹书铁券情有独钟,搜寻经年,却一无所获。
    另外,某位军功赫赫的大员,却是主张“万世用重典”,追求“杀字立威、无杀不足以治世”。
    所以,京城古董圈子里的大佬,对于“三铡刀”和“丹书铁券”这两件“超级铁器”也开出了天价悬赏令。
    关明珠一笑:“叶先生,刚刚你的眼珠一分钟转了四十多次,是在猜我心里想什么对吧?”
    我摇摇头,再次望着窗外。
    “明人不说暗话,叶先生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。我要丹书铁券,假的,给你两方茶水钱,真的,给你——”
    她停下来,斟酌价格。
    真的丹书铁券价值连城,我心里已经替她给出了报价:“一千万。”
    “一千万。”
    如我所料,她给出的也是江湖公道价。
    我笑了笑,继续喝茶。
    “笑什么?价格不对?”
    她双手捧起茶壶,二次为我斟茶。
    饮茶之道,无穷无尽。
    皇家、官家、贵家、商家、民间、儒家、释家、道家……各有各的规矩。
    时至今日,对方采取哪种倒茶的手势,就代表了喝茶者在对方心目中的江湖地位。
    茶盘里共有两只茶杯,中间隔着一只白玉蟾茶宠。
    第一回,她用的斟茶手法是“一本正经、一尘不染”。
    茶壶起落,没有在茶杯之外漏下一滴,代表的是双方关系点到即止,止于商道、生意。
    这一次,她采用了“关公巡城、韩信点兵”的手法,茶水在两杯、一茶宠上洒过,最后在我的杯中收壶,代表的是——由我一锤定音,价格我说了算。
    “一千万是公价,古玩这一行,好东西溢价,两倍起步,百倍不止。”
    关明珠笑着,轻轻放下茶壶:“狮子大开口,叶先生有野心,甚好,甚好。”
    古玩既是商品,又不是商品。
    千金难买心头好——京城一品大员想要的东西,溢价千倍,也有聪明人慷慨解囊。
    “大姐说过,她喜欢有野心的聪明人。现在,叶先生是翠浓店铺的坐馆,是大姐的知音。”
    我不开口,对方看似自言自语,实际内心正在快速掂量我的斤两。
    古玩行里的高手,必须做到“人前两张皮”,内心战鼓狂飙,表面风轻云淡。
    “叶先生,如果你能找到丹书铁券,我可以出这个数——”
    关明珠伸出右手,五指张开。
    “五千万。”
    比江湖上的公价溢价五倍,也算厚道。
    我点点头,表示认同她的出价。
    “我有点好奇,江湖上都知道,丹书铁券就在汴梁城,这么多年,假货赝品层出不穷,但真东西在哪里,谁都没个头绪。你是外地人,一出手就是王羲之紫金砚——”
    我更正她:“残砚,运气好捡漏来的。”
    “哈哈哈,捡漏?在汴梁城三条马路,想捡漏的人比护城河的鲫鱼都多,但真正能捡漏的,凭的都是真本事!”
    话说到这里就够了,明人不说暗话,已经接近于打开天窗说亮话。
    按照关明珠的态度,我能找到丹书铁券,她就出五千万。
    当然,如果她同时拥有包公三铡刀和丹书铁券,等于是控制了“杀”与“止杀”的绝对关键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