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 臣有一计-《大明风流男主角是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看着这再平常不过的邸报。
    朱翊钧和沈烈碰着头,疑惑道:“何意?”
    这邸报有什么问题么?
    而沈烈目光幽幽,胸有成竹道:“臣有一计,可壮声势!”
    这邸报自然是有问题的。
    问题可太大了!
    说着。
    沈烈便拿起邸报翻看了起来,邸报又称邸抄、亦作邸钞,并有“朝报”“条报”“杂报”之称。
    四者皆用“报”字。
    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,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。
    这玩意起源于汉代,因为汉代实行郡县制度,所以各郡在京城都设有办事处,这个住处叫做“邸”。
    在这地官邸里,各地郡县都派有常驻代表,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。
    这些人的职责,便是定期把皇帝的谕旨、诏书、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,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。
    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,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,传送到各郡长官,这便是邸报的起源。
    看着这几份上面的内容。
    很快。
    沈烈摇头晃脑的念叨了起来:“丙子……上躬耕于庆后宫。”
    “壬午……上幸凤泉汤,还宫……召见百官于金水桥。”
    看着这例行公事一般,毫无价值的内容,沈烈不由得将眉头皱起,随手便撕烂了。
    神马玩意儿!
    这叫邸报?
    皇帝洗个温泉,遛个弯也要写在邸报上。
    这有什么意义?
    这要是在沈烈穿越来的那个时代,哪份报纸敢这样写,只怕是连工本费都赚不回来吧!
    就这玩意儿用来擦屁股都嫌硬!
    太烂了。
    狗都不理!
    此时。
    沈烈想到了那些穷乡僻壤之中,为一日三餐而奔波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,佃户,小商贩。
    穷苦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,但凡是正经人,谁他娘的会操心皇帝去哪里洗温泉,去哪里遛弯呀!
    这邸报也太不接地气了。
    并且这玩意还没有报头、无定式、无期号,排版也是乱七八糟,有时候一个月两期,有时候几个月也不出一期。
    这就是妥妥的一个三无产品!
    上面内容有皇帝的起居、言行、上谕、朝旨、书诏、法令等,有官吏的任命、升迁、黜废、奖惩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