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鸿看着面前的刘伟,心中在思考着应该派谁前去驻扎防守那两座县城。 虽然说这两座县城先派兵攻打的他们,但是周围的中立城池可不一定会放任他们一直占据着这两块地方。 因为这两座县城正好卡在了那些县城的重要商路上面,如果在领主手上,他们会担心领主会凭借着商路收取高额的过路费。 之前樱花的领主可没少做这种事情。 现在赵鸿占领了这两座县城之后还需要和他们谈判沟通,双方不交流沟通的话肯定会打起来的。 赵鸿稍微思考了一会儿,然后说道:“派耿炳文去充当那里的守将吧,暂时不派出使者和附近的中立城池谈判,等他们攻打一次之后再说。” 之前他们是有派出使者和那些中立城池接触的,这附近的中立城池以一个郡城和五个县城结成联盟。 可是那些中立城池仗着赵鸿和晦明阁还有北方国家联盟开战,想要趁火打劫,在赵鸿向他们购买粮草的时候选择狮子大开口,最后双方不欢而散。 樱花这边中立城池的城主,和夏国的城主似乎有些不一样。 现在如果赵鸿刚刚打下两座中立城池就立刻去和他们接触,他们只会觉得赵鸿好欺负,现在肯定没有多余的兵力去管他们。 他们甚至会以出兵做威胁来让赵鸿交保护费。 倒不如先防守一场战斗,等附近的中立城池在他们占领的两个县城吃了败仗,接下来的谈判就好谈很多了。 赵鸿看向了大帐当中的一名领主,他刚刚点名的耿炳文正是这名领主的人才。 感受到赵鸿的目光,他确定赵鸿说的就是他麾下的那名将领,立刻站起身来拱手道:“是,我这就去给他下任务!” 赵鸿看着他的背影,心中也放下心来,他对于耿炳文的防守能力是有信心的。 这里的其他领主都不知道耿炳文是谁,因为这位可是明代初期的将领,以防守战著称。 在朱元璋发家的时候,他在长兴防守张士诚长达十年,并且多次以少胜多击退敌方大军,最后在朱元璋的大清洗之中留了下来,成为了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得力干将。 在靖难之役中,耿炳文面对朱棣率领的燕军被打败之后选择收缩阵线,死守真定城,朱棣知道耿炳文擅长防守,所以他也不进攻。 他仅仅是选择了一手撤军,结果朱允炆直接派了李景隆前来更换耿炳文成为主帅,并且率军进攻。 这被朱棣抓住了机会,导致朝廷军大败。 最后耿炳文被逼上绝路的时候选择了投降,不过他的死在历史记载当中是有歧义的。 《明史》等官方史书当中,耿炳文是在投降之后被人弹劾“僭越”,加上他本来是建文帝的托孤大臣,还是朱标的女婿,所以担心被朱棣清算而自杀。 但是在《晋宁州志》当中,《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》又记载的是他在洪武三十二年真定之战当中阵亡。 这也是《明史》对于他阵亡的歧义,不过《明史》当中疑点很多,真假难以判断。